218 三種金剛(二) 


們再講三種金剛,第一種金剛就是「無愧金剛」,第二種就是「忍辱金剛」。

釋迦牟尼佛在世的時候,祂曾經講過《出家功德經》,佛陀認為出家是有功德的,就是一天一夜過清淨的生活都有功德的,可見出家的功德應該是很大的,但是因為觀念上的不同,難免會遭受到很多的批評。你出家了,來自於社會的、來自於家庭的、來自於子女的、來自於夫妻的,種種的批評是很多的,這是必須要考慮到的。

 

現代的社會,我們必須要注意,你要出家的時候,我們要注意一下輿論方面,因為輿論方面是屬於社會大眾的。一般來講,你出家是屬於一小撮,一小部份的。你要跟整個社會大眾站在對立的立場的話,你必須要很忍耐的,要很忍受的,所以這才叫做忍辱金剛。

 

要理念上完全講通也是很困難,應該儘量去溝通,儘量讓社會大眾能了解出家的意義。出家本身是大孝跟大慈的行為,要讓社會大眾了解你出家學佛將來可以度化生生世世的父母,這一點要互相溝通,避免雙方互相對立。

 

也就是要調解,要理解,而且要和解,這樣能夠圓滿的話,這樣的出家是最好!每一個出家的人,也必須要很注意自己本身的修行,你要作為無愧,對自己無愧,對家人無愧,對子女無愧,對社會無愧,出家以後當然還要「回饋」,要回饋給社會大眾,所以這個都是很重要的,在各方面講起來都是很重要的。

 

所以,最後一個金剛叫做「大勝金剛」。什麼是「大勝金剛」呢?因為你活在一個很勝義的狀態之下,常常處在勝景裡面,以密教講起來,你自己的心常常住在虛空之中。

 

當你專注每一件事情的話,你會把每一件事情都做得很好,也就是你的心常常處在勝景裡面,不是「頭殼空空」(台語)。

 

處在勝景裡面,並不是完全空空洞洞的,不是這樣子的,而是你專注每一件修行的事情,你都能夠處理得非常的超勝,這是一種勝景跟勝義的意思。

 

我們把每一件修行的事情都做好,甚至於你日常的生活—食、衣、住、行,你都做得非常的超勝,非常的圓滿。你處理任何一件法事都是很圓滿的,這就是一種勝景。你的心靈非常的平和,常住於虛空,不求什麼。

 

不求名,也不求利,但是你都非常的圓滿,這就是一種超勝。你假如是求名去修行,求利去修行,這就不是超勝。真正能夠超勝,無求而能夠在勝景裡面,就叫做超勝,這才是真正的大勝金剛。

 

所以我們講「守意治心」,守住自己的意不放逸,守住自己的心能夠始終如一,定於一心。不單如此,能把心住於虛空,到無所得無所求的境界,這都是超勝的。

 

你只要一有所求,你就落入二乘了,不是上乘了,而是下乘!其實我們曉得,最圓滿的境界是無所得無所求,這叫做不求而得,你不去求,但事實上你已得了。這個「得」也是「非得」,也是等於沒有得。這個境界才是最圓滿的,這種境界才是最高的,所以按照佛來講,這一種境界叫做勝義,叫做大勝金剛。

 

我們覺得假如你沒有出家,你是一個在家居士,你應該要孝敬父母,要培養子女,要家庭圓滿。但是你假如要立志出家,你就要無愧於自己,就是「無愧金剛」;立志要出家也要當「忍辱金剛」;那你自己的身心呢,都要住在勝義裡面,就是「大勝金剛」。這就是三種金剛。

 

出家修行跟在家修行,其實都是一樣的,但是出家修行會比較能夠專注,這當然也有它的意義存在。在家有在家的意義,在家必須要處理雙方面的事情,都要圓滿。也就是家庭跟修行都要圓滿,這是在家居士要做到的。

 

出家的就是專注於修行,就剩下一樣。所以能夠比較專注一點的,是出家的修行。按照佛陀的說法,出家是有功德的。佛陀以前也遭受舍衛城的人批評,說祂是製造寡婦者,說祂是奪人子女者,說祂是斷人後世者,但這也是要忍辱的。今天就講到這裡。

嗡嘛呢唄咪吽

 

1997/01/13 真佛密苑


慶賀真佛宗根本傳承上師八十聖壽 「一生一咒」800萬遍上師心咒活動,從今年師尊的佛誕日正式啟動,請參加者到TBSN官網以下鏈接登記資料: 每持滿十萬遍上師心咒者,宗委會將把名單呈給師尊加持。每持滿一百萬遍者,將列名護摩法會功德主,資料請師尊主壇護摩法會時下護摩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