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03月29日 阿彌陀佛本尊法同修速報

2025年03月29日 阿彌陀佛本尊法同修速報
文/ TBSN

聖尊開示:

今晚修的是阿彌陀佛本尊法。要往生阿彌陀佛的淨土的第一個要點就是不能少善根,就是在娑婆世界所做的一切都要善念增長,惡念減少,這一生中沒有什麼惡業。第二點,就是要一心不亂的念佛。心沒有散亂的念佛,如此才是一心不亂。

阿彌陀佛是佛教裡面的方便法門,比起密教相對來說是比較容易往生淨土的。

你問我答 互動環節弟子問:

台灣 蓮花昌憲

師尊佛安吉祥:
弟子祈請師佛,請佛住世說法,佛體吉祥安康,不入涅槃。

恭讀師佛文集第150冊神鬼大驚奇,正邪交戰文章所描述的死亡之神。

佛有十大稱號,其中一個名號:善逝。

再看到師尊在咒的魔力有開示,上師心咒是很好的,只要誦滿十萬遍,所求善願皆得成就。

要持蓮花童子心咒多少遍,才能得知自己死期,讓弟子們可以提早做準備,恭請師佛開示。

聖尊回答:佛教講的是無常。無常即是沒有常態。行者知道自己的死期,只要行者本身證量夠了,準備與否都是無常,沒有差別。

聖尊強調平時生活所做的都是在準備。平常的修法,行善,念佛念法就是在做準備了。到時候唯有自己的善業與惡業帶著走,沒有一個人例外。


聖尊開示楞嚴經:

《楞嚴經》

卷第一

佛告阿難:是諸比丘,適來從我室羅筏城,循乞摶食,歸祇陀林,我已宿齋。汝觀比丘,一人食時,諸人飽否?阿難答言:不也,世尊!何以故?是諸比丘,雖阿羅漢 ,軀命不同,雲何一人,能令眾飽?佛告阿難:若汝覺了知見之心,實在身外,身心相外,自不相干。則心所知,身不能覺;覺在身際,心不能知。我今示汝兜羅綿手,汝眼見時,心分別否?阿難答言:如是世尊!佛告阿難:若相知者,雲何在外?是故應知,汝言覺了能知之心,住在身外,無有是處。

聖尊解釋經義:釋迦牟尼佛告訴阿難,現在在做的很多出家修行人,他們跟我到舍衛城一起乞食,吃飽了都一起回到給孤獨園,我們都已經吃過飯了。

釋迦牟尼佛問阿難尊者,你看一個人吃,其他人就飽了嗎?

阿難回答釋迦牟尼佛這是不可能的事情。為何呢?雖然每位比丘都是阿羅漢,但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身體,一個人吃飯其他人是不會飽的。

釋迦牟尼佛告訴阿難,你現在說所謂心是在外面,身心兩個是不相干的。心裡知道了事情,知道阿羅漢已經吃飽了,但自己的身體沒有感覺到飽。釋迦牟尼佛伸出如同兜羅綿一樣柔軟的手給阿難看,問阿難有感覺到分別嗎?

阿難回答釋迦牟尼佛是的。釋迦牟尼佛告訴阿難,你說你的心是在外面不在身體的裡面。如此身心分離了,身體不會感到肚子餓。

聖尊解釋這段的對話,阿難說心是在身體外面。釋迦牟尼佛回答阿難說這樣身心分離,心不知道自己的身體是否有吃飽,如此是不對的。身與心是不可能分開的。

「一生一咒」800萬遍上師心咒活動,從今年師尊的佛誕日正式啟動,請參加者到TBSN官網以下鏈接登記資料: 每持滿十萬遍上師心咒者,宗委會將把名單呈給師尊加持。每持滿一百萬遍者,將列名護摩法會功德主,資料請師尊主壇護摩法會時下護摩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