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3年3月4日 聖尊蓮生活佛 主持西雅圖雷藏寺「蓮華生大士本尊法同修」暨《維摩詰經》第67講

直心直行無妄心  深心等覺不退轉
菩提心覺悟的心  無生法忍無所得


【《維摩詰所說經》第67講】


〈佛國品第一〉

佛言:「寶積。當知直心是菩薩淨土,菩薩成佛時不諂眾生來生其國。深心是菩薩淨土,菩薩成佛時具足功德眾生來生其國。菩提心是菩薩淨土,菩薩成佛時大乘眾生來生其國。布施是菩薩淨土,菩薩成佛時一切能捨眾生來生其國。持戒是菩薩淨土,菩薩成佛時行十善道滿願眾生來生其國。忍辱是菩薩淨土,菩薩成佛時三十二相莊嚴眾生來生其國。精進是菩薩淨土,菩薩成佛時勤修一切功德眾生來生其國。禪定是菩薩淨土,菩薩成佛時攝心不亂眾生來生其國。智慧是菩薩淨土,菩薩成佛時正定眾生來生其國。」


直心是菩薩淨土  直心直行無妄心


我們來講《維摩詰經》。

「直心」很重要。釋迦牟尼佛講:「直心是菩薩淨土。」我以前講過了「直心」,跟大家解釋過了:「一直走就對了!譬如我們西雅圖到Spokane,沿著I90你一直走就可以到Spokane。你不要跑到Yakima,也不要跑到Moses Lake。也不要去「德國村」,這個就是「直心」,叫你不要有其他的「心」,就是不要有妄心。你有了妄心,你就會走叉了路,不能到達目的地。我很簡單解釋,直心就是這個樣子。


深心是菩薩淨土  深心等覺不退轉


什麼是「深心」呢?釋迦牟尼佛講:「深心是菩薩淨土。」你一直下去,就會到達「深心」。你一直走下去,不退轉。

問大家一個問題:菩薩不退轉,菩薩會不會退轉?會!如果菩薩不退轉,有一個名稱叫什麼?我只懂得台灣話啦「阿鞞跋致(音:阿鞞達迪)」。對不對?我告訴你我的發音比較準,你那是國語發音,我是梵語發音:「阿鞞達迪」。我媽媽唸的,我媽媽在唸經的時候就唸「阿鞞達迪」。我媽媽唸「阿耨(音:鳥)多羅三藐三菩提」。我告訴你:這個才接近梵音。「阿耨(音:鳥)多羅三藐三菩提」的國語怎麼唸?「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」。還是台語的發音比較準。「阿耨(音:鳥)多羅三藐三菩提」


什麼是「深心」呢?就是「不退轉」啊!

直直走,直心;直直到底,就是深心。沒有退轉,一直往前走,就會到「深地」。深地啊!菩薩初地就是「初發心菩薩」。到了深地的菩薩,就是「法雲地菩薩」——第十地菩薩,就是法雲地菩薩。這差點就是「等覺」了,相當於覺悟;那個就是深心,相當於覺悟,哪已經到了「深心」了。


菩提心是菩薩淨土  菩提心是覺悟的心


什麼叫「菩提心」呢?釋迦牟尼佛講:「菩提心是菩薩淨土」。什麼又是菩提心呢?菩提心又叫做「覺悟的心」,菩提心就是覺悟的心。你到了那個果位,你已經「等覺」了。平等覺悟就是「等覺」,差不多相當於覺悟了。第十地「法雲地」就是「等覺菩薩」,相當於覺悟了。這個覺悟的心,就是菩提心。


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  覺悟的心不退轉

無生法忍不動地  無生即是無所得


我跟大家講這三種心的分別在哪裡?「覺悟」的心就是「菩提心」。我們講的「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」,就是覺悟的心。當然是不退轉啊!因為第八地就不退轉了,因為祂已經證悟了,證悟什麼?證悟「無生」,這個果位叫「無生法忍」。你證悟什麼呢?證悟「無生」。「無生」也就是《心經》裡面所講的「無所得」。「無生」你還得什麼?


所有的「得」將來都會失去  故無所得

人生如夢  夢醒什麼都會沒有


像我們裟婆世界的人,我們是裟婆世界的眾生,大家都想得到什麼!沒有房子的想得到房子;沒有車子的想得到車子;想要得到老闆給我們加薪。有的人想得到,像我們買彩劵,就想得到中獎,這就是「財」嘛。


裟婆世界的眾生還想得到什麼?你選舉是為了什麼?得到一個「權力」、一個「名」。我們每一個國家都有選總統,像台灣選立法委員、選總統、選縣市長啦,就是人民選出來的。想得到什麼?得到權力、得到地位。

男的想女的,就想要找一個比較好的的太太啊!女的想男的,當然想要得到好的先生啊!這個都是「得」。


能夠證悟的,覺悟了就知道:是「無所得」。覺悟的人知道是「無生」、「無所得」。你就算在裟婆世界,看起來有得到;在佛的眼中是「無所得」。所以,我常常講,「有所緣」也不是「有所緣」,緣份的「緣」。有緣也是無緣;無緣也是有緣。「有所得」也是「無所得」;無所得也是有所得。怎麼這樣子講呢?因為所「得」將來都會失去,故「無所得」。只是讓你暫時擁有,好像夢一樣啊,夢醒就什麼都沒有。

所以,菩提心、不退轉、有所覺悟的心,就叫做「菩提心」。


布施是菩薩淨土  悟無所得平等捨


因為以這樣子來講,所以,「布施是菩薩淨土」。因為知道「無所得」,你就可以捨掉自己心中的貪、嗔、痴,還有嫉妒、吃醋,都可以捨掉。你不會太小氣的,你小氣是因為你貪。你生氣、發脾氣,也是因為你想要「得」,得不到的才會生氣。你既然已經醒悟了,這都是暫時的現象。你就可以捨掉內在、布施、捨掉自己的貪、嗔、痴,跟自己本身的吃醋、嫉妒,全部消除掉;外在,你可以布施金銀財寶給眾生,這個就是布施。「布施是菩薩的淨土。」


今天我跟大家解釋這樣,有清楚嗎?因為「無所得」嘛!無所得你才能夠布施嘛。如果有所得的話,你會緊緊抓住不放。你的錢不能讓人家拿走啊!你的老婆不能讓人家拿走啊!你的先生不能讓小三搶走啊!對不對?你的老婆不能讓小王搶走啊!都有這一種心理產生出來。我的老婆,怎麼被小王搶走!?是我的先生,怎麼被小三搶走!?其實都是「無生、無所得」嘛!都是坦然去面對,就不會有什麼樣子的想念出來。這是「菩提心」。布施,你就可以捨,「平等捨」。


持戒是菩薩淨土  戒惡行善即是功德


再來是「持戒是菩薩淨土」

為什麼要「持戒」?就是「戒惡行善」。所以,菩薩在成佛的時候,祂是行十善道、滿眾生願的,祂必須要行十善來滿眾生的願望,這經典上寫的很清楚。

什麼是持戒?戒惡行善——戒掉不好的,做一些好的、有功德。以十善道,全部滿願了,就可以成就自己本身的菩薩跟祂的淨土,菩薩跟淨土都一起成就了。


持戒——就是戒惡行善。我們在裟婆世界,我們以什麼為「功德」?戒惡行善,就是功德。在真正的「根本智」裡面,是沒有功德的,因為沒有功德,才是功德

如果你有心這樣子做是想要自己成名,你才故意去做善事,這樣就沒有功德。不要有「功德」想,是真正的你發了菩提心,你真的守了戒律,守戒律——就是行慈善,除掉那些惡的。所以,佛教的戒律非常多的。


你看「基督教」也有戒律,像「十誡」就是基督教的戒律。「摩西」在「西奈山」山上的時候,耶和華上帝給他十條的戒律,就是「十誡」。基督教、猶太教、天主教,他們也一樣有它的戒律;回教也一樣有它的戒律;佛教的戒律更是多。


例如,你能夠來「西雅圖雷藏寺」聽法,你故意不來,這是很小的戒律。你是皈依的弟子,你能夠來這裡聽法,你故意不來,這個也是犯戒。這一條叫什麼?「未往聽法戒」——沒有去聽自己的師父說法。「未往聽法戒」,你能來,故意不來,這個是犯戒的。如果你是皈依的弟子的話,是算犯戒;沒有皈依當然是不算犯戒。這個也是一條很小很小的戒。就是要戒掉這個——戒惡行善。


「持戒是菩薩淨土」、「忍辱是菩薩淨土」,這裡就在講「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進、智慧、禪定」——「菩薩六度」。釋迦牟尼佛再來講的就是「菩薩六度」。


無生自然能忍辱  一心不亂即禪定

忍辱是菩薩淨土  無生自能忍辱


「忍辱是菩薩淨土,菩薩成佛時,三十二相莊嚴眾生來生其國」。忍辱是菩薩淨土。

什麼是「忍辱」?你「無生」,自然能夠忍辱啊!我們這樣子講:因為你領悟到了「無生」,所以你一切都能夠忍辱,這樣聽得懂嗎?因為你已經有覺悟了,你已經領悟到了,你得到了差不多「平等覺悟」的「菩提心」,你已經證悟到菩提心了,這個時候,你就能夠忍辱。否則,一般人是沒有辦法忍辱的,尤其是老婆跟著小王走,這是恥辱啊!這怎麼能夠忍呢?忍不住的。先生跟著小三走,太太也忍不住啊!覺得是奇恥大辱,這個是受不了,忍不住的。


每一個刑警、警察在辦案,遇到有殺害生命的,都朝兩個方向去研究,到底是「財殺」?還是「情殺」?財殺——是為了金錢方面來殺害那個人。有謀殺案產生,不是財殺,就是情殺。


最近還加了一種「隨機殺人」,沒有動機,然後去殺人。那個是crazy people (瘋子),心理、精神都出現問題。天啊!那個已經是瘋掉了。最近還出現一種就是隨機殺人的,沒有理由的這樣子殺人,那是隨機殺人。在美國剛剛發生這種事情——隨機殺人,當然世界各國都有,因為那個是精神病患,是crazy 才做這種事情。


有理由的大部分是情殺跟財殺,兩種而已。因為執著情,所以他殺人;因為執著金錢,所以他殺人。他不知道這兩樣東西都是一時的,只是很短暫的,不是長久、不是永遠的,他不知道。他如果知道的話,就不會生氣了。該來的就會來;該去的就會去,錢也是一樣,該來的就會來;該去的就會去。


「色」也是一樣,該來的就會來;該去的就會去。你不會執著、也不會生氣。因為遲早會分開的嘛。我們常常講的一句話:「夫妻本是同林鳥,大限到來各分飛」。夫妻本來是同林鳥,都是在一起生活,但大限一來——生死一來,就分手了。有些大限不用來,早就分手了。


現在不流行結婚了,現在流行什麼?就是住在一起就可以了,何必受那一張紙的約束,那一張紙才討厭。不用受紙張的約束,那多好啊!所以,應該可以忍辱啊!想通了你就忍辱,你想不通啊,你就「阿達馬孔固力(頭コンクリート)、阿達馬秀逗(頭ショート)」——(腦袋)電線短路了。所以佛講:「忍辱是菩薩的淨土」。


菩薩成佛的時候,有三十二莊嚴相會出現。因為「忍辱」才顯現三十二相。忍辱,自然就是莊嚴;你不能忍辱,咬牙切齒,哪裡來的莊嚴?


禪定是菩薩淨土  一心不亂就是禪定


再來「禪定是菩薩淨土」。我們唸佛最重要是「一心不亂」。一心不亂是什麼?就是「禪定」。你不要以為唸佛很簡單,大家唸:

「南摩阿彌陀佛。南摩阿彌陀佛。

南摩阿彌陀佛。南摩阿彌陀佛。」

我們在唸佛,你注意那個音,精神貫注在「阿彌陀佛」的身上。在唸佛的時候,注意它的「音」,不離開那個音,你聽到耳朵裡面,印到你的心裡,由你嘴巴唸出來,進入你的耳朵,印在你的心裡,沒有第二個念頭,就叫「一心不亂」。這個時候,其實也就是在「禪定」。那時候只有「一心」,「一心」就是「禪定」。到了「無念」,那就是更深的禪定。


按照佛說的:「禪定是菩薩淨土,菩薩成佛時攝心不亂,眾生來生其國」。因為你把你的心和念頭,全部綁住在「清淨」上面。念佛就是清淨,「心清淨」的一個方法,就是念佛。持咒,就是一個方法。持咒的時候,你心也清淨、口也清淨。你在持咒的時候,念頭也是在咒上面,就是一心不亂。持咒跟念佛,都是一心不亂。一心不亂的時候,你專注在佛號上,專注在精神上、在心上,這個時候就是「禪定」。


到了真正的「無想」——沒有想念,就到「無想天」。到了沒有念頭,這就是禪定;心不散亂,就是禪定。所以,我每天晚上在做「千艘法船」超度的時候,我是用一心不亂來做「千艘法船」的超度,就可以度化很多的幽冥眾生到佛國淨土。


這些都是屬於「菩薩六度」其中之一。所以,釋迦牟尼佛叫我們禪定,是這個道理。六度當中,其中有一度的方法就是禪定。禪定也不一定是在唸佛上面;也不一定是在持咒上面。你做哪一個事情非常認真,像我專注在寫作上的時候,我覺得時間一下子就沒有了,你完全精神專注在寫作上,也是一種禪定。


所以,告訴大家:不要以為修行就一定要端坐在那裡,不是的。你專心一念的在吃飯,也是一種禪定。當年,釋迦牟尼佛在理髮、剃髮。幫祂理髮的理髮師,因為精神非常專注,居然理髮也能夠進入禪定。師尊寫文章的時候,也是等於是入禪定啊!我寫文章的時候,精神完全專注在文字上面,就是在禪定。


所以,告訴大家,不要說:「一天到晚叫我們做法務,沒有讓我們時間去修行。」錯了!做法務也能禪定,你做法務也要學習到禪定。你專心一致的在那邊做法務,我告訴你:連煮飯都可以入禪定。


我相信「伊娃」有那個經驗,他在雕的時候,一定用他的精神專注在上面,要把這個東西變成一個人形在笑。有一個蛋,蛋上面要放兩個點——就是他的眼睛;要放他的鼻子;要放他的嘴巴;要笑,這個蛋是在笑。然後,他很仔細的給它點兩點,拿什麼東西來,當你在精神專一的時候,就是在入禪定。


他在做Shushi(壽司)的時候,一定精神完全在那個Shushi上面。因為他精神完全集中嘛。你看他包起來的Shushi的皮,跟他包的東西,位置都是一樣的,每一個Shushi都是一樣的位置,他不會很亂的,就是他精神集中在做Shushi上面。所以,伊娃在做日本Shushi的時候,一定是在禪定裡面做那個Shushi。而且還會做出模樣出來,那個就是禪定。


還有蓮名法師,你在做菜做飯的時候,有沒有入禪定的經驗?有沒有精神專一?(法師答:有專一,但還沒有入禪定)。還沒有入禪定啊!我看伊娃在雕那些東西的時候,或在做Shushi的時候,應該是屬於入禪定所做出來的,所以他做的都是一樣的。這裡要放一個瓜,那裡要放一個什麼東西,好像精神都是貫注在那裡,他做出來都很漂亮。你要學習做飯入禪定,因為那是一個精神,那是你們做出來的精神啊,你精神散亂做不好東西的。


還有你知道嗎?在炒東西的時候,什麼是兩下半、三下,它就太熟了。像「象拔蚌」就是要心中默念一、二、三。在滾水裡面,把「象拔蚌」放下去,一、二、三,三秒。四秒就太熟了,兩秒就太生了。一、二、三,拿起來,剛好!剛好又脆又是熟的,炒「象拔蚌」是這樣子的。


我記得「炒鱔糊」,台灣的料理——「炒鱔糊」,也是這樣子的。那個火上來,那個火都在上面繞一圈的,炒一炒火會上來,而且炒的速度,鏗鏗鏘鏘、鏗鏗鏘鏘。就好了,剛好好吃啊!我口水都流出來。那都是禪定的功夫出來的。寫文章也是一樣,一定要有禪定的功夫,都是禪定的功夫。


所以,要修行成佛,一定要有禪定的功夫,心不散亂。不要有妄心、不要有妄想。像你們做飯,有妄心、有妄想的時候,手腳都不聽,做出來就不好吃。


最後一個笑話。

女人都說男人好色,喜歡看女人的胸部。

男人講:「其實,我們男人是喜歡看的是女孩子的心,只是胸部把它擋住了。」


嗡嘛呢唄咪吽。

慶賀真佛宗根本傳承上師八十聖壽 「一生一咒」800萬遍上師心咒活動,從今年師尊的佛誕日正式啟動,請參加者到TBSN官網以下鏈接登記資料: 每持滿十萬遍上師心咒者,宗委會將把名單呈給師尊加持。每持滿一百萬遍者,將列名護摩法會功德主,資料請師尊主壇護摩法會時下護摩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