法王蓮生活佛盧勝彥2013年8月17日西雅圖雷藏寺同修觀世音菩薩本尊法開示「大圓滿九次第法」第十九講
我們再講「澈卻」,「澈卻」就等於立斷。為什麼要立斷?因為立斷的時候,你就可以知道佛性。所以,「大圓滿法」裡最重要的就是「澈卻」和「脫噶」兩個法。「澈卻」就是開悟,也就是明白佛性。
先舉個例子吧!因為射箭的人很多。「感恩師尊的加持教誨,師尊問:如何立斷煩惱?徒弟回答:『入鄉。』」他自己問自己:「如何入鄉?就是要『脫淨』。」「脫淨」是甚麼?就是「要將心靈的髒東西全部拿掉」,「如何脫淨?」他的回答是:「隨俗。」將髒東西脫掉,將髒東西掃掉,又要隨俗,這連我自己都看不懂。因為,為什麼是「入鄉」?他說:「『脫淨』會立斷煩惱。」這是沒有錯,但是「隨俗」呢?就不一定能夠立斷煩惱。譬如,天體營,如果是入境隨俗,當然是要脫光衣服,那就是「脫淨」。我沒去過天體營,你們有去過的嗎?有沒有?有也不敢講,對不對?因為入境就要隨俗,就要脫光,就是「脫淨」。「如何立斷煩惱?」徒弟應該回答:「入天體營。」「如何入天體營?」「就是脫光。」「如何脫光?」「就是將內心的髒東西也脫光。」不只是外面的衣服脫光,將裡面的衣服也脫光,這就比較有意思一點。
再來一個,「感恩師佛的加持教誨,當值今日,衷心感恩師佛慈悲,點燃弟子的慧命,授戒出家,但是弟子慚愧,業障習氣深重,屢屢令師佛費神,弟子在此向師佛懺悔,祈請勿捨棄。」問:「如何立斷煩惱?」回答:「先把煩惱請來見一見。」這有點像二祖神光見達摩祖師,二祖神光跟達摩祖師講:「我的心不安。」達摩講:「把心拿來。」「我找不到我的心。」「好。」達摩就回答:「我已經幫你安心了。」所以,「如何立斷煩惱?先將煩惱請來見一見。」這回答是很好,像二祖神光一樣的去見達摩的意思是差不多。他的註解是:「縛解同處,續歸空性,等於是煩惱也歸於空性」,這沒有錯,非常好。
但是,我要問:「如何將煩惱歸於空性?為什麼你能將煩惱歸於空性?」這是一個重點。當然,我們也知道,師尊有煩惱,我不一定將煩惱歸於空性,我是用快樂將煩惱打掉;如果有十方圓滿的樂,我的煩惱就全部統統退光;我是以快樂將煩惱拿掉,用我的快樂將煩惱消除掉,不必用到空性,用到空性就很高明了。你將煩惱歸於空性,當然是非常好,沒錯。但是,「你如何將煩惱歸於空性呢?」是用甚麼樣的方法?這是我要問的問題,如果你能夠答得出來,就開悟了,很簡單。答了半天,還是有問題。「煩惱歸於空性」,No.1,沒有錯,但是你為何能將煩惱歸於空性?為什麼眾生沒有辦法將煩惱歸於空性?煩惱還是在啊!但是,你將煩惱拿來,看不到啊!因為煩惱本身是空的啊!你講煩惱是空的,沒有錯,但是,煩惱也還是在啊!「你如何能將煩惱歸於空性?」這就是新的問題。
師佛問:「為什麼煩惱是虛幻的?為什麼煩惱是空性?為什麼能立斷煩惱?弟子試答看看:『宇宙之間都是佛性的顯現,只有佛性實有,除此之外,都是非實有,不可得,故煩惱非實有,不可得,是虛幻。因為當下心已轉淨的話,就能立斷煩惱,用簡單的文字就可以證明,煩惱是虛幻的。如果將佛性比喻成水,煩惱是冰,當水的溫度在攝氏零度以下時,水就變成冰,也就是這個條件,機緣成熟時,煩惱就產生了,這條件是一時的,是變化的;煩惱冰是變化的,是一時的,所以是虛幻的,但本質還是水──佛性。』」他問:「師尊,弟子會成『豆花臉』嗎?謝謝祢。」好啦!你用這個比喻是不恰當的,因為煩惱的這個佛性絕對不是水,佛性本身不是水,你只是用比喻,如果佛性是水;不能用這個比喻佛性。
我現在跟你講,中觀也有三派,有一個是「常中觀」,也就是「中觀自續派」,在西藏叫做「覺囊派」,講的是外面是空,內是有。剛剛講:「宇宙之間都是佛性的顯現,只有佛性實有。」這是屬於覺囊派,外空,而內有佛性,這教派叫做如來藏性;如來藏中有如來,這叫做「常中觀派」。另一種叫做「斷中觀派」,甚麼叫做「斷中觀派」?也就是所謂,外面是空的,裡面也是空的,佛性只是一個名詞,這叫做「斷中觀派」,是將一切斷掉的中觀派。另外,薩迦派在藏地有一個學者,叫做高然巴,他批評「中觀應成派」,「中觀應成派」是宗喀巴的,高然巴講的是屬於「離中觀派」,是離甚麼?離開空,也離開有。你所講的「佛性的顯現,只有佛性實有,除此之外,都是非實有。」表示你還是有一個有,佛性是實有,這一點還是存在的,這是屬於覺囊派的說法,也就是「中觀自續派」的說法。如果你是覺囊派,你寫的這一張就很了不起,但是師尊所知道的,如果你再參下去,就差不多了。
最後一張:「感恩師佛的慈悲教導,師尊的開示太精彩寶貴,弟子終於明白了甚麼是『無自性』,因為『無自性』,所以色不異空,空不異色,受想行識,亦不異空,故法不異空,眾生不異空。法是法界內一切事物的總稱,所以佛陀說法四十九年,最後說沒有說法,無法可說。因為法『無自性』,本來也是空,既然沒有法,就沒有法可說。為什麼佛陀說實無眾生可度?因為眾生也是『無自性』,也是空幻,眾生本來就是佛。最近師佛關於煩惱的提問,弟子現在覺得實無煩惱可斷,」煩惱已經變成空了,「煩惱也是『無自性』,也是空,所以,無煩惱可斷。」「師尊講『無相』,弟子理解成,一、所有的相皆是虛幻,成住壞空,到頭來都是沒有的;二、法身無相,真如本性無相,世間種種都是一合相,比如人是一合相,就是無相的佛性,加上有相的地水火風等於一合相,有相皆空幻,本性常在。所以,師尊說:『無我、人、眾生、壽者,我、人、眾生、壽者是佛性』,佛性無相沒有善惡,所以,可以不思善、不思惡,善惡依空無自性。『無願』,弟子理解為,在方便來講是有願,是有煩惱可斷,有佛法可說,有眾生可度,但在究竟來講,是『無願』、『無煩惱』、『無法可說』、『無眾生可度』,因為這些都是『無自性』的空。記得以前有同門問師尊:『師尊,祢已成佛,為什麼還要修法?』師尊說:『因為有你。』是啊!因為有我們這些還沒有清醒過來糊里糊塗的佛,還是要師尊的教導,現身說法,還要師尊作為我們的榜樣,領導我們開啟佛慧,從此案到彼岸,所以,師尊,弟子請祢長住世,謝謝祢。」
好,我告訴你,單單這一張所寫,勝過以前所有的開悟者,勝過以前所寫的,所頒發開悟的。他所寫的已經勝過了。但是還有一個問題存在,這還是屬於覺囊派,他還是在講佛性無相,表示還有佛性,但是這佛性是沒有相的。但是,這一張差不多已經接近於開悟了。只要再點一下就開悟了,不過,我不會再點了,因為我再點一下,我就會再損失一件袍子。以前,大部分的都是我提醒他們,而這一位只是聽了「澈卻」的「無自性、無相、無願」「三解脫」,他就能夠寫出這個,這是很不簡單的。
講一個笑話吧!有一個神父,對著一對要福證的新娘跟新郎,神父問男的:「你願意跟這個女的結婚嗎?」男的回答:「不。」No!不結婚。神父再問女的:「喔?哪妳願意跟這個男的結婚嗎?」女的也回答,她火大了:「我才不願意。」神父講:「好,負負得正,我宣布你們兩個正式成為夫妻。」因為兩個都講不,負負得正,這神父學過數學,所以知道負負得正。告訴大家,開悟是負負得正,我不能再講下去;不過,開悟真的是負負得正。「澈卻」就是負負得正。你看,「無自性」、「無相」、「無願」,阿彌陀佛不是發了四十八大願?藥師琉璃光佛也是發了十二大願,佛都是發了大願,怎麼會「無願」呢?因為,到了最後,都知道,正的也是負的,所以才叫「無願」,這講起來就太深了。剛剛的那一張也蠻深的,你們聽清楚了,回去以後,腦筋一點,欸?開悟了。再參!很快就開悟,負負得正。
這一個笑話是講做女人相當難。女人待在家,男的說:「變大媽。」女人長的美,男的說:「是禍水。」女人太有錢,男的說:「吃軟飯。」女人太聽話,男人的脾氣就大;女人事業好,男人嫌顧家少;女人長的醜,男人就掉頭走;女人沒有錢,男人鼻子就朝天,就比較驕傲了;女人不聽話,男人就要爆炸;女人實在很難做,女人還得賺錢,還要持家,還要生娃娃,還要鬥小三,做女人真難。這比喻甚麼?你要開悟的話,非常的困難,你必須懂得賺錢,還要持家,還要生娃娃,還要鬥小三,經過千錘百鍊,你才能夠開悟;沒有千錘百鍊,很難「澈卻」,所以必須要用你自己的理論,達到真實的開悟,非常了不起,如果經過師尊點破,你才開悟的話,或者是你已經很接近,師尊再給你一點,你才開悟。有些東西還是師尊的,不是你的。所以,開悟必須要是自己開悟,要自己開悟的才算。真的!再講一個笑話吧!甲說:「聽說孟婆湯很好喝。」就是在地獄輪迴的時候,不是要經過孟婆亭嗎?孟婆在孟婆亭用湯給你喝,你只要喝了,就會忘掉一些事。甲就說孟婆湯非常好喝,乙問:「是甚麼味道?」甲說:「忘了。」這才是開悟,我告訴你,喝了孟婆湯,忘了才算開悟。
再跟大家講「澈卻」有兩個修法,大家都講「空性」,「澈卻」是「空性」,因為它能夠立斷煩惱跟立斷所有一切的妄念,這才叫做「澈卻」。你開悟了以後能立斷煩惱,立斷所有一切的妄念。其中的一個修法就是「阿」字觀,嗡阿吽的「阿」,畫一橫,再這樣下來,一個勾,底下這樣一點,藏文的阿字。當你在觀想月輪的時候,月輪中有藏文的「阿」字,「阿」字放光照你,你的全身都是光明,變成透明,這時候你觀想「阿」字,你自己也變成「阿」字,你再從「阿」字底下的那一點消失掉,再來從勾勾這邊也消失掉,最後變成剩下一個5字,再來,5字也消失掉,就剩下一橫,然後在觀想這一橫,慢慢的消失掉,就變成空,你自己空,「阿」字也沒有。這時候,你自身融入空性,這是一個修行的方法。有人說唸:「嗡。司巴瓦。速達。沙爾瓦。打爾嘛。司巴瓦。速朵。杭。」觀空咒,但是,唸了觀空咒就空了嗎?為什麼不空呢?因為還感覺到衣服的重量,你還有一種感覺,眼睛閉著,還有光的亮度,並不完全空掉;九節佛風也是一下子讓你融入那種感覺。你觀想「阿」字,然後慢慢將阿字觀想沒有了,咚!突然之間你就空掉了,這是阿字的觀法;你能將外面的空掉,自己的身體也空掉,另外將自己的佛性也轉成空掉,甚麼都沒有了,這時候才切入「澈卻」。如果在這時候能明白甚麼叫做開悟,那是最好的。這是「阿」字觀。
另外,還有「三虛空瑜伽」,修行「三虛空瑜伽」是將在你心際的佛性,在心際的蓮花上面,有藍色的,像指頭這麼長的光,這個光如果消失掉了,就變成「密空」。然後,你再看無雲晴空,無雲晴空是甚麼都沒有,天上一朵雲都沒有。甚麼東西都沒有,叫做「外空」,然後你將「外空」跟裡面的佛性的空,接上你身體的空,外空、內空、佛性空,這叫做「三虛空瑜伽」。你能夠修這種法,當你在觀想無雲晴空的時候,是做甚麼觀想?做獅子座的觀想,這裡面有獅子座,那麼,獅子座是怎麼坐?你們看過獅子坐著嗎?牠的兩隻腳是合併的,掌心對掌心,兩個前爪放在兩隻腳的中央端坐著,這是獅子座的坐姿,你以獅子座的坐姿在山頂上最高峰的地方看無雲晴空,你觀想外空,這時候,你很容易變成外空;再觀想你自己的身體,你都忘掉,像是喝了孟婆湯一樣,一下子忘了,你不知道你是誰,在無雲晴空裡面,你也不知道你是誰,這是內空;再來,因為內空了,所以你心輪上的佛性也會消失掉,那叫做密空。由外空變成內空,內空變成佛性,這時候叫做「三虛空瑜伽」的修行法,可以達到「澈卻」的目的。這是兩種修行法。你們有兩種修行法,「三虛空瑜伽」的修行法,以後會再提到,如果有時間的話,再跟大家詳解阿字觀修行法,不過,大致上,阿字觀是這樣講,「三虛空瑜伽」大部分也是這樣講,細部還有更細部的講法,我今天講的都是重點。
還有一位射箭的,我是已經寫了答案,會交給你,拿到宗委會的。蓮潔上師呢?交給他沒有?(交給他了!)交給他了,我沒有在這邊講,是已經交給他了。所以,射箭的,解答都在這裡。剛剛我問的,你們再敲一敲,看看你們能不能點破自己,如果點破就開悟了,就差一點,點破就開悟。有一個做棺材的師父,收了一個徒弟,師父教了他很久以後,某一天,師父開玩笑地問了徒弟:「我將我做棺材的手藝都傳給你了,以後你怎麼報答我啊?」徒弟很真誠的回答:「師父啊!你放心,你的棺材我一定親手做。」這也是很有意思,將來你們都開悟了,你們拿甚麼東西報答師尊啊?(眾鼓掌!)就鼓掌而已?以現代來講,是要拿實料的,盧文祥博士以前當法官,他知道甚麼是實料,實料就是比五個指頭,哇!那麼簡單啊?五千塊來就可以解決了?五千塊,台幣嗎?No!美金嗎?No!五千塊,不夠的啦!打一個官司,五萬啦!五萬也不一定夠,現在打「智慧財產權」一打就要百萬,上千萬的,「智慧財產權」的賠償很高的。人家盜了我的「智慧財產權」,我可以告到你的家產統統變成我的,不要亂來,師尊的著作權,如果你全部翻印了,你的家產都要給我的。對不對?你所有的家產,甚麼叫家產?那叫做實料。當然,我們在這時候,不能講空,師尊教會了你們,你們就要拿實料給我看,這時候還講空的話,都讓你們佔了便宜了。
講一個笑話,天氣冷了,丈夫想找毛衣來穿,妻子就講:「洗了一下,小了,就送給我哥哥穿了。」丈夫去找毛褲,妻子就講:「洗了一下,小了,就送給我弟弟穿了。」丈夫就火大了,「你也將我洗一洗吧!送給妳妹妹。」這是實料的代表。學佛要懂得怎麼樣學佛才是正確的,剛開始學佛,是實有的,你必須要有自性,是要有覺受,有相的覺受;你自己還要發願,願力越大,真正最後的成就,是「無自性」、「無相」、「無願」。所以,不到那個關頭,是不能跟你講「無自性」、「無相」、「無願」,這是比較高級的佛法。一般的佛法是要「有自性」、「有相」、「有願」,那是學佛的開始。所以,不能講高級的,有的或無的,這方面是比較高深一點。今天就講到這裡。
嗡嘛呢唄咪吽。